公交行业如何造血自救,近年来无锡公交做了很多尝试。例如,打造“巴士邻居”项目。该项目把公交站台开进了社区,并开设社区专属的微巴和随需公交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坐车,更加方便快捷。同时,社区的公交驿站集成了公交业务、驾校报名、医院挂号等生活服务功能,有的站点还和当地人社部门合作开通就业服务,周边居民在等车间隙就能顺道了解招聘信息并匹配岗位,使得相关站点一跃成为社区里的“人气王”。目前,无锡已开通17个“巴士邻居”站点,其中14个为社区站。
无锡的做法并非孤例。长三角是国内定制公交最活跃的区域。早在2014年,杭州就曾推出定制公交。南京首条定制公交线路开始于2015年9月,目前线路及规模均居全国首位。从2018年起,浙江宁海、嵊州、安吉及江苏如皋、海门等多地都曾因地制宜探索客货邮融合,推动快递进村。其中,宁海、安吉还试图采用“驿站”模式,整合乡村服务资源,来保障乡村站点的长期运营。这两年,“公交+快递”的创新模式走进城市,南京等地相继展开类似合作,“白天拉客,晚上拉货”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公交车的想象。
相关的尝试看似“不务正业”,实际却是公交行业造血自救的探索。在这背后,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,从之前的“等着人来”到现在的“追着人走”,公交渗透进更多城市末端专业配资炒股网,并拓展出更多元的服务场景。未来,城市公交将驶向何方?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。在找到答案之前,或许可以先看看无锡的解题思路。
辉煌优配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